11月24日晚,下班回家吃过饭,农武赶着出门了。作为“寻找社区好邻居”的带头人,他当晚要上社区小组召开例会。正在休产假的妻子已经习惯了他的这种行为,抱起两个月大的儿子说:“跟爸爸再见”。
35岁的农武网名叫“村支书”,作为曾经从事过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他,非常怀念过去与邻居和睦相处的日子,“我从做好邻居到寻找好邻居,最后到带领大家去做好邻居。”他说。
“村支书”是百色人,22岁大学毕业后被北海的一家上市公司招去从事电梯维修。后来,他住进了公司开发的小区楼盘,因为楼里住的都是同事,楼上楼下邻里关系非常好。
因为会修理,“村支书”几乎包了全楼的家用电器,同事们过意不去,要给他修理费,他全了。因为乐于助人,他被大家称作“活雷锋”。
“这种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是因同事相熟形成的。有点像过去工厂集体宿舍的感觉。相互之间不设防,进邻居家甚至不用敲门,谁家有点好吃的都挨家送。”那种邻里如家人的感觉,一直让“村支书”及过去的邻居都无法忘怀。
两年前,由于工作变动,“村支书”搬到了现在的正天小区。这是个靠近渔村的社区,里面住的大都是流动人口,他很快与楼上住的归侨渔民庞大伯一家成了朋友。庞大伯两口子已经退休,出海的事已交给3个儿子去做,平时只在家带孙子。
“村支书”便主动承担了他家的一些重活和修理,老人在院子里的空地上种些菜,他也会帮忙。庞家的渔船回港后,“村支书”家的冰箱里总是塞得满满的海鱼,“他家冰箱放不下了,我就让他们放到我家里来。”
“村支书”车上有一个“百宝箱”,里面有各种工具和配件,小区里谁家有事,只要他帮得上忙,随叫随到。
两年前,“村支书”参与到为社区老人服务的公益活动中,并成为“关爱独居老人,邻里互助,情满社区”项目负责人,为了加强社区和谐,项目组推出了“寻找社区好邻居”活动。
开始进入小区时,居民并不接受这些“莫明其妙”的志愿者。“好好的,你上门来送礼物有啥?当时有住户并不领情甚至不愿开门的。”为此,“村支书”带着志愿者一次次来到社区,先从培养社区开始,通过志愿者的行动带动,然后再去影响其他住户。
今年“威马逊台风”后,他和志愿者来到小区,组织住户一起清除垃圾,开展灾后救援活动,而他则拿出“百宝箱”,帮邻居修理破损的门窗。
通过一次次的行动,他们终于赢得了社区居民的理解,项目实施获得了很大收获,社区里不同楼栋里的居动都走出,融进了小区活动中,并形成了互帮互助的氛围。
“村支书”在社区里不时组织起一群居民经常去敬老院,通过公益活动推动社区的邻里和谐。社区许多大爷大妈常常用他的网名来调侃:你的网名起得真好!你现在的行动真正像个带头的支书。rixi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