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女教练让人流鼻血
“桃木梳子一把十块了,多梳头对身体好。”在西安市城隍庙小商品批发城经营一家手工艺品店的王先生一边剥核桃一边无精打采地吆喝招揽客人。
曾经每逢周末特别是逢年过节人们都喜欢去小商品批发市场采购,那里品种齐全、价格实惠,从吃的到用的可一次买齐,去一趟必定满载而归。如今却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提起城隍庙小商品批发城,家住西安市西大街的80后李先生感慨地说:“小时候我跟同学下了课没事就往那儿跑,买点贺卡啊,男孩子爱玩的抽猴什么的。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班里办元旦晚会,要演一个清朝的古装穿越剧,基本把西安市的大小商场跑了个遍,最后找了一圈还是在城隍庙里买到的。”
8月19日,在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挑选相框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多少年了,家里的小零碎我都是来这里买,从小家电到打毛衣用的钩针、钓鱼用的渔线、娃们玩的弹弓、画画用的宣纸等等在这都能找到,而且物美价廉。”
在西安一所小学教音乐的王老师,在她小时候有演出时就去西大街老城隍庙商场租赁或者购买演出服。如今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是她带着她的学生来这里定做演出服。
可以说在商贸业不太发达的年代,小商品批发市场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多种需求,在那里可以买到各种新奇的、时髦的东西,这里也承载了很多人美好记忆。
然而随着商贸和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购买渠道越来越多,很多客户被分流。加之批发市场大多是露天经营,冬天冷、夏天热,吵闹、拥挤,各种脏乱差,服务和管理几近缺失,令很多市民望而却步。再加上成本上升、利润下降,致使很多店频繁转手或关门歇业,曾经红火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迅速萧条。
8月21日,在西安市丰庆零食批发市场,一家经营果冻、散称零食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我干这一行已经有十来年了,客户多半是各大超市和小商店,但毕竟批发跟零售不同,全靠走量,你看见我们整天好像都有客单,可是卖一百块钱才只能赚个五、六块钱,利润少得可怜。”
一旁的摊主龚先生道:“如今的利润都赶不上前几年的一半,一年不如一年啊,这楼上关门不干的已经好多家啦!你看我家十六、七平方米的地方,一年十几万的租金,整天忙忙碌碌也只能勉强保个本。”在记者问到是否考虑转型或者在网络开店时,龚先生说:“做这行当十来年了,转型的话风险大,至于网店嘛,那是年轻人弄的,我们不行啊!”
8月16日早上十一时,记者来到西安市康复批发市场,市场里客流稀少、一派萧条冷清,一些商户不是聚在一起聊天,就是盯着电脑或者玩着手机,只有靠近大门口的几家店铺在开张叫卖。记者数了数,一层大概有90余家商铺,关门出租的居多,还在营业的商家也几乎都在搞低价促销。
“我这一双拖鞋12块,淘宝包邮才8块,很多老顾客现在都在网上买了,我们有房租、水电和人工,价格竞争不过网店。”已经在康复开店十来年的峰说。
“很多小商品批发市场在建立之初,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查和分析,过高地估计了市场前景,使批发市场呈现出饱和状态。其次,大部分店铺还在延续传统的销售和经营模式,商品品质整体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所以生意不好也不奇怪。”西北商贸中心一位管理人员如是说。
业内人士吴军表示,小商品批发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特殊产物,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创新,以延长生命周期。面对现在的市场需求,传统小商品批发行业的洗牌、转型刻不容缓。
“这里和以往印象中批发市场那种脏乱差的窝棚完全不一样,停车方便,购物好,我家的日用品基本上都在这边买。”8月19日下午在西北小商品交易中心购物的市民程女士说。
“我们店这种三、四百一盆的插花卖得很快,有时候刚插好就被客人连盆带花买走了,现在的顾客很挑剔,只要东西品质好不愁卖。”商场三楼一家精品花店的老板娘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在该商场2层还开了一家卖进口商品的免税商城,东西琳琅满目,里面顾客盈门。这种商品精细化、多样化、品质化以及良好的购物和消费体验可以说为小商品批发销售打开了另一扇窗。
这也表明,面对消费业态的升级,传统的批发市场必须重新定位,实行差别化竞争。从全国的发展趋势看,大而全的综合性市场份额在下降,某一品类的专业性市场份额在上升,商品交易市场必须在“专”上下功夫,在“专”的基础上做“全”,在“全”的基础上做“精”,结合自身的特色和货品资源,加入更多体验式潮流元素,“多条腿走”,形成传统市场与电子商务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经营和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