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二手市场老板:从收荒匠到千万身家
廖晓彬是这个交易市场的投资人、董事长。今年43岁的他,穿着风衣,透露着低调而殷实的商人气息。但他自曝,20多年前,他也是从走街串户收荒开始挣到第一桶金的。
1993年,高中刚毕业的廖晓彬从内江老家来到成都打工,一开始只能到建筑工地上做些零活,工房里条件恶劣,连床、衣柜都没有,很多人都只能打地铺。“太不方便了,经常有人念叨,要是能买到一些便宜的家具就好了。”他灵机一动,既然有需求,那倒卖点旧家具也许能赚几个钱。
于是,廖晓彬买了一辆三轮车,每天骑着三轮车在牛市口、双桥子一带走街串巷收旧家具、家电。结果,卖旧货的人还真不少,他把旧货拉到工地上去卖,几分钟内就被一抢而空了。旧货收久了,廖晓彬开始摸出些门道:沿街收居民家的“零货”效率比较低,如果碰到酒店、厂房、办公楼等搬迁,就可能收到大量价廉物美的旧家具、厨具、电器等。于是,他开始订,每天在上的分类广告中寻找这类信息,一抓住机会就杀过去“包场”。一年下来,他挣了2万多元。“那时候工厂的工人也就几十元工资。春节回家我简直是‘衣锦还乡’。”
到了2000年左右,海椒市附近成了不少收荒匠和买主自发形成的二手货集中交易地,后来经过规划,这里诞生了成都最早的二手商品市场,取的名字也很有“收荒”特色———渣子坝。在这里,廖晓彬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店铺,统一收购、翻新、转卖其他收荒匠的货物。
十多年后,他成为成都收荒业内的“巨头”,坐拥千万身家。2013年底,他和几个朋友合资千万,在万家湾做起了这个旧货市场,第一年就招商到了200多个铺子,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原来“渣子坝”的老同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