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跳吉凶小家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电产品,但相较于大家电,市场上小家电的返修率相对较高,高返修率不仅是众多厂商需要改善的问题,它也掣肘着小家电市场的发展。面对小家电目前存在制造传统粗放、产品低质发展的迹象,不少商家都开始把小家电与“智能化”结合起来,希望能重新消费者的芳心。那么,借智能风调整升级的小家电们,能否再一次获得人们的认可呢?
在刚过去的“6.18”,小家电的促销力度特别大,豆浆机、面包机、酸奶机、挂烫机等都推出了折扣活动,很多小家电的售价甚至在百元以下。再留意一下价格相对较高的小家电,尽管还是会有一定的关注度,但实际上会选择购买的消费者还是少之又少,毕竟在大部分用户的心里,小家电就应该低价,再高价的小家电产品也只会是个“华而不实”的商品。
针对消费者的这一心理,一些名牌厂商自然也就不会把更多精力放在低端的小家电市场了,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小家电领域常常出现一些“生面孔”,它们往往以较低的价格来打动了不少消费者,从而使得自身品牌在市场占有率上获得一席之地,但其产品的质量,说实话就没人敢了。就看每年的“3.15”,在质量抽查不合格的黑榜单中,上榜的多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
小家电产品之所以质量问题频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小家电行业贴牌情况十分普遍,而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不同品牌的小家电产品质量往往会存在较大差异。生产这些低价小家电的小企业只为单纯追逐眼前利益,忽视了产品的质量问题和售后服务问题。
正因如此,小家电产品正面临着不断流失消费者的窘境,所以,不少厂商也决定,借智能风调整升级,试图重新消费者。那么,这样的举措是否可行呢?
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强劲崛起,特别是大量80、90后消费群体的壮大,一些智能小家电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比如美容小家电、健康小家电等。一直以来,相对于大家电,小家电代表了一种更高品质、更个性化的新型生活方式,而搭载了智能化之后,智能小家电为新一批年轻人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感和可玩性。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小家电市场增长速度在整个家电市场中占比为13%,与成熟的日本消费市场中27%的占比相比,比例偏低,未来还有1倍以上增长空间。
但在智能小家电有效拉动了行业发展的同时,小家电的一些通病依然存在,比如:产品的售后服务满意度低,产品质量不过关,使用周期比较短。进入智能化时代后,小家电的售后维修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一些标榜智能的小家电,常通可通过APP与智能手机进行互动操作,或通过红外线遥控操作,而一旦应用或网络信号出现问题,小家电则可能出现失控、不方便启动等状况。
软件失灵不同于硬件,硬件坏了可以找相同类型的材质顶替,即使质量标准与原有的有差别。而软件或系统恢复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目前,一些厂商为争夺移动互联网入口,它们开发的基于硬件的应用系统多不兼容,没有统一的接入标准,一旦家电软件出现问题,多只能去原生产商处维修。
面对小家电行业普遍存在的售后服务短板,最近两年来,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等电商企业,包括一些互联网企业、部分小家电企业想到一个新招——“以换代修”。对消费者来说,这种新的方式,自然更加贴心方便,会从根本上提升消费者购买和使用体验。小家电不用维修,而是直接换新,带来的结果就是服务满意度的提升。
全文小结:从市场销售角度来看,将小家电推向了智能化无疑获得了一大批年轻消费力的青睐,确实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举措。然而,智能化虽然是未来小家电产业发力的重点,但也并不是行业升级发展的通用灵丹妙药。小家电行业要想找到真正的出,还得在解决售后问题、维修服务满意度和产品质量这些方面多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