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剁手党的解囊相助,11月11日全网销量再创,吴晓波猜想中的“烟花满天”也姗姗而至。然而这并不是“双11”的全部。
主角依然是电商。不同的是,最大看点既不在刀光剑影的价格杀伐,看谁先中招倒下;也不是唾沫星子四溅的各种撕逼,看谁脸皮厚笑到最后;更不是花样百出的销售奇招,看谁单日增速称王。喧嚣之后,两串脚印清晰可见,一行向右,一行往左。
这是两条迥然不同的发展径,预示着新旧两种商业模式的更替。一个聚集全部优势资源,以降价为主要竞争手段,谋求短时间内销量冲高。另一个制造恒定的消费曲线,基于商品品质和用户体验,不追求某一时间点的井喷式增长。前者延续老套,指望毕其功于一役;后者试水新模式,希望细水长流稳健前行。
市场出现上述分化,并非偶然。之前单纯以价格撬动市场的粗放增长方式若不,不堪利益被压榨的厂商终将离场。置身其中的用户的收益也在递减,像蝗虫一样哪里低价去哪里,提前透支消费不说,良好的体验亦无从谈起。在这里“双11”无疑起了放大器的作用。电商行业已必须跨上更高一个发展台阶——寻求与厂商建立良性关系,共同开发潜在消费需求形成新的增长点。既是形势所逼,也是商业规律使然,这样一个边界如今近在眼前。
新模式的构建者是京东。相较纠缠于价格和追逐销量的对手,京东今年“双11”玩法的核心是,联合百大品牌,通过正品低价,依托遍布全国的物流体系和快捷的售后服务,提升消费者体验。这种营销模式更关注可持续发展,落脚点在商品品质和用户体验上,刺激用户不断重复购买的同时,达到拉升销量和增强用户黏性的双重效果,最终促成渠道与厂商的共赢。
京东“双11”的购物榜单显示,在销售额排行榜上大品牌占据了重要,大品牌、高品质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典型的例子如乐视,借力在京东的热销,“双11”期间的销售额一举突破15亿元。而稳固的渠道与厂商的关系,也为消费者创造了更长久的优惠和服务。
新旧模式的转换往往会伴随阵痛,这也意味着换档期间京东有可能经历业绩下滑。“双11”是最好的试金石,从11月1日至11日,京东总下单量过亿,同比增长130%。在最高峰的11日,全天下单量突破3200万单,同比增长130%,刷新销售纪录。即便单纯考察同比增长情况,京东相比去年也毫不逊色。考虑到其庞大的基数,这样的增长更是难得。所有数据的指向都表明,旧模式可以向新模式无缝滑行,前提是,追求良性的成长,构建共赢的渠道和厂商生态。
京东透露过,不再关注某一刻的销售井喷。对于那种不计成本和透支市场换来的瞬间绚烂,京东家电事业部总经理闫小兵放过狠话:“要比价格低,你要做到365天永远比别人低。”否则“双11”低的,“双12”还会回来。京东“双11”的战绩证明,更看重稳定日销的厂商已经用脚投票。
对于转型的京东,一个好消息是追赶者的脚步声渐远,接下来需要的是心无旁骛。苏宁易购曾晒出今年“双11”的战报,订单同比增加358%。但双方规模上的悬殊,已无法让京东感受到。目前,苏宁易购在B2C市场的份额仅为3%,不及京东的零头;京东在大家电领域的占比超过60%,呈现一家独大。凭借挖掘消费升级的新需求热点,京东在进一步稳固家电领域的优势:此次“双11”,京东高端黑白电各品类的销售额,同比增长最高超过400%,智能家电销量是去年同期的40倍。
旧体系濒临末,新制度焕然而生。接下来的情景可以想象,厂商和消费者将重新站队,市场或因此再次洗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