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将至,除了酷热,市民还有一个“心病”——家电售后维修的“李鬼”。市消保委日前发出消费警示,称上个月该委员会已经接到9起对于假冒家电维修的投诉。而去年市消保委受理的3489件空调电器投诉中,有10%就指向“李鬼”。
为何在消保委多次发布相关警示的情况下,每年还有那么多用户上当呢?市消保委家电专业办公室秘书长毛丽华介绍,“李鬼”的宣传途径大致为三种:在社区派发小广告;将假信息公布在互联网上;“模仿”正规公司的售后服务电话。许多消费者都喜欢通过以上3种方法寻找品牌家电售后服务,结果上钩。
“李鬼”趁虚而入与企业的售后服务不到位也有关联。市消保委副秘书长盛指出,各大厂商与企业应提前做好准备,进行合理的人手调配,避免因客服电话繁忙,消费者打不通于是无奈找到了“李鬼”。企业还应提供相关的正确信息给顾客,一些“李鬼”正是利用企业原来废弃的电话号码冒充客服,不少消费者难辨,掉进陷阱。
另一方面,针对“李鬼”尚未建立执法联动机制,也是一些“李鬼”逃离监管或屡遭打击却又“东山再起”的原因。2012年8月实施的《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明确,家电维修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不得冒用家电生产者商标或特约维修标志,情节严重的,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可处3万元以下罚款。然而商务部门执量有限,在处理“李鬼”的相关事宜上往往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