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互换一家亲大喇叭留声机、手摇电话、古旧家具、仿古钱币、石雕、书法、水墨画……走进潘家园旧货市场,各式各样的民间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粗略地逛上一圈,最少也得花上两三个小时。的古玩市场,最先都是由民间自发形成的旧货市场,而潘家园目前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古玩交易集散地。在这样的市场中怎样“淘”到自己喜爱的物件?潘家园旧货市场的未来定位又将如何?
虽然近期的日均温度都在摄氏零度以下,潘家园旧货市场内依然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摊主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早上点一开市,便把自己的货物摆好码齐,搓着手、跺着脚跟前来购物的游客讨价还价。在西区的地摊,只要稍微放慢脚步,摊主便会凑上前来。“您喜欢什么?随便看!”一位来自河南的摊主热情地招呼道。记者在他的摊位前细细挑选,老怀表做工精美,生肖石雕栩栩如生,鼻烟壶小巧玲珑……
“只要您能想到的古玩,这里都有。您没想到的,这里也有。”一位在潘家园旧货市场经营多年的店主曾对记者如是说。
如今,位于东三环南潘家园桥西南侧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已有4000多户商家,分为工艺品大棚区、古旧家具区、古旧字画书刊区、古玩区等4个经营区。
刚刚在工艺品大棚区购买了一个老怀表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是专门从过来的。“我很早就听别人推荐这里,一直想来看看。这次正好跟家人到旅游,就过来了。”
初逛潘家园便“小有收获”,王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的一些“淘宝”:“首先,你得找到自己喜欢的门类。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内能够看到一些醒目的标识,如家具、字画、瓷器、玉石等,都有专门的营业区域。如果你有明确的需求,就可以直接到相应的区域寻找商品。”王先生接着说,“在西区大棚,主要以地摊为主,没有明确的门类划分,如果想‘捡漏’,除了要具备一定的眼力,还得靠耐心和运气。”以古怀表收藏为例,王先生认为,“除了到一些古旧钟表专营店之外,地摊和民俗工艺品区的一些店也不能忽略”。
古玩市场本身门类就非常多,划分的标准也不统一。据潘家园旧货市场办公室主任介绍,目前这个市场并没有做特别详细的门类划分。但记者发现,市场内商家的分布还是有一定规律的。
比如,市场将门店分为甲、乙、丙、丁排,每排都有自己的特点。甲排多为经营玉石的商家、乙排多为字画店面。“潘家园旧货市场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1996年国家开始投资建设。”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发展,潘家园旧货市场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场,周末的日均客流量有五六万人次,年营业收入约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