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产生约6亿吨电子垃圾,其中87%被运至亚洲,而这87%的电子垃圾中,有90%都涌入了中国。这其中,真正进入垃圾堆、焚烧场、填埋场的电子垃圾少之又少,通常在经过商贩们的一系列特殊加工后,会再次回流到市场,是假冒元器件的主要来源。
堆积如山的电子垃圾如若没得到正确的处理,不仅对造成严重,还滋生出了一条严重市场秩序的“灰色产业链”。
灰色渠道电子废弃物最可能的出有两种:一是重新组装,比如旧的电视机、手机拆解以后,重新组装成二手机、翻新机,然后以便宜的价格出售。第二种,如果电子废弃物已经没有再利用的价值,就用强酸洗出电板上的贵金属。
日本共同社早前发布一份数据称,在调查的12个国家中,中国的电子垃圾产生量高居榜首,2015年产生了668万吨电子垃圾,是日韩总和的一倍之多。
前阵子,联合国规划署也发布报告称,2017年全世界电子工业将产生5000万吨电子垃圾,其中72%进入中国市场。
据悉,联合国《巴塞尔公约》明令欧盟和经合组织国向非经合组织国出口废物,但每年依然有数千吨电子垃圾以二手商品的名义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中国、加纳、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印度和越南等亚非国家正逐渐沦为非法电子垃圾的回收站。
为安全通过海关,甚至有走私团伙将废电池为塑料或混合金属废品,或是将阴极射线管和电脑显示屏描述成金属废品。
过去,由于这种电子垃圾主要从欧美等发达国家进口,人们习惯性把电子垃圾统称为“洋垃圾”。近年,中国电子产业崛起,“洋垃圾”逐渐被国产废料替代。
美国非营利组织“巴塞尔行动网络”曾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在对大量废旧电器进行GPS追踪后发现,40%的废旧电器最终从美国被运到海外,在抵达后又辗转被送至中国。
由于是亚洲的港口,从美国、日本出口到不用缴纳关税。所以,电子垃圾要走私到中国,大部分都会选择先出口到,再由转至广东等地区。当然,为保险起见,也有不少走私贩从先绕道东南亚,再转至内陆,最终才进入广东境地。
作为毗邻的沿海城市,广东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大概从90年代开始,广东一带开始出现非法的电子垃圾处理场,汕头的贵屿镇、清远的龙塘镇、南海的大沥镇名气最响,被誉为中国三大电子垃圾拆解场。
华南地区著名的电子垃圾集散地,每年涌入贵屿的电子垃圾有上百万吨,被誉为“电子垃圾拆解第一镇”。
据了解,贵屿地处潮阳区西部,北靠小北山,南濒练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因地处低洼地带,年均降水量多成一个严重内涝区。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为养家糊口,贵屿镇当地不少农民以“挑八索”为生,即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收购鸡鸭毛、猪骨、废旧铜锡以及塑料物品,进行回收转卖。
上世纪90年代,电子垃圾回收规模扩大后,拆解后卖二手电器元件、炼取重金属利润巨大,贵屿主业逐渐转向于此。据悉,贵屿人一年大约可炼出100万吨的锡和45万吨的铜。
除了提取重金属,拆机件成了贵屿人最赚钱的门道。所谓的拆机件,就是将回收来的电板上可用芯片拆解下来,经过翻新、打标等一系列工序,再流回到市场。这种拆机件,外观看起来与新品无异,价格还非常便宜。在山寨机时代,非常受欢迎,主要流入到深圳华强北等电子卖场。
有业者表示,使用拆机件在许多发达国家早有先例。譬如,工业大学对平板显示器的再制造就是先将液晶显示器、印刷线板、冷阴极荧光灯等关键零部件进行拆解,经检测合格后进行再利用。
这个仅有10几万人口的小镇,曾有超过1000家非法拆解厂,超过5万人的拆解队伍日夜劳作,每年拆解的电子洋垃圾近百万吨之巨。
位于佛山南海区东部,是连接广佛两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纽带。此前也是大名鼎鼎的电子垃圾回收场。过去几大整顿,拆解产业开始萧条,部分商贩开始转战清远。
譬如,外壳塑料销往广州番禺等周边小型塑料厂,可用电子元件送往深圳翻新再用,而废旧电板则送往汕头贵屿及清远等地焚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