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家电科技> 文章内容

华泰家电研究:智能控制器 家电第二春

※发布时间:2018-7-6 2:39:3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华泰证券601688股吧研究所近日发表家电行业研究报告风口系列第二卷:智能控制器,家电第二春。以下为主要内容:

  智能控制器全球市场空间万亿美元,中国市场空间有望突破万亿元人民币。智能控制器扮演“神经中枢”及“大脑”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健康与护理产品、电动工具、智能建筑与家居、汽车电子。根据汉鼎咨询统计估算和我们的调研了解,全球市场2013年估计突破10,000 亿美元;受益于欧美经济复苏,全球市场规模未来几年增速有望保持在10%以上。其中,中国市场2013年市场规模估计达到8,322亿元, 2015年有望突破1万亿元。

  中国智能控制器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整体看,中国智能控制器产业将受益于三大趋势:(1)智能替代:智能化大潮来临,智能硬件替代传统非智能产品,激发对具备通讯、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新型智能控制器的需求。根据测算,国外市场新型智能控制器渗透率有望从目前1.6%提高到2017年8.7%,对应市场规模8295亿元;国内市场从目前0.8%提高到2017年的9.7%,对应市场规模1369亿元。(2)订单持续向中国转移:中国控制器厂商具备地缘优势,庞大的内需,劳动力成本较低,上游采购成本持续下降,包括伊莱克斯、西门子在内国际大厂,持续将其控制器采购订单向中国转移。根据测算,到2017年,中国专业化控制器厂商面临国内需求市场空间为683亿元,出口海外市场空间3588亿元。(3)专业化分工:参照国际经验,专业化分工是必然趋势。由专业控制器厂商生产控制器,供应给整机厂商,能够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发挥规模优势。国内部分龙头公司已开始剥离自有控制器生产业务,转向外购,预计这一进程将逐步加快。

  智能控制器厂商新趋势:强化对供应链、渠道、云服务三方面综合控制力。智能硬件跨界竞争成常态,集合供应链、渠道、云服务三方面控制力成为智能时代核心竞争力所在,国内智能控制器专业化龙头厂商已具备优良的供应链控制力,B端渠道较为成熟,积极通过内生或对外合作方式,培育相关的云服务,构建综合竞争力。

  重要催化剂包括:政策助力,智能家居布局提速,智能新品和平台陆续发布。智能控制器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扶持政策不断;谷歌、苹果等海外巨头加快智能家居产业链的并购和研发,国内家电龙头和互联网巨头智能新品和平台持续发布,争夺智能生态话语权,已成为市场关注热点,催动智能控制器需求的爆发。

  重点推荐智能控制器相关龙头公司。积极关注国内智能控制器相关上市公司主要:和晶科技300279股吧)、和而泰002402股吧)、英唐智控300131股吧)、拓邦股份002139股吧),以及正在发展相关业务的三花股份002050股吧),重点推荐和晶科技、和而泰。

  智能控制器全球市场空间万亿美元,中国市场空间有望突破万亿元人民币。智能控制器扮演“神经中枢”及“大脑”的角色,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健康与护理产品、电动工具、智能建筑与家居、汽车电子。根据汉鼎咨询统计估算和我们的调研了解,全球市场2013年估计突破10,000 亿美元;受益于欧美经济复苏,全球市场规模未来几年增速有望保持在10%以上。其中,中国市场2013年市场规模估计达到8,322亿元, 2015年有望突破1万亿元(详细测算请参见附录)。

  我们认为,中国控制器产业将受益于(1)智能替代,(2)订单持续向中国转移,(3)专业化分工。

  l 智能硬件兴起,替代传统非智能产品,激发对新型智能控制器的需求。智能化浪潮是大势所趋,手机、电视等消费电子领航,家电智能化进程箭在弦上,智能汽车概念浮出水面,可穿戴设备、云端等应用需求逐步迎来爆发式增长,上述各个领域的智能化都离不开通讯、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新型智能控制器。根据测算,国外市场新型智能控制器渗透率有望从目前的1.6%提高到2017年的8.7%,对应市场规模将达8295亿元;国内市场新型智能控制器渗透率的提升将领先海外,从目前的0.8%提高到2017年的9.7%,对应市场规模提高到1369亿元。

  l 控制器订单加快向中国转移。中国控制器厂商具备地缘优势,庞大的内需是控制器厂商发挥规模效应的保障。放眼全球,中国劳动力成本仍有优势。另外,中国电子产业集中,控制器厂商的上游采购成本持续下降,也提升了中国控制器的竞争力。举例而言,伊莱克斯、西门子的控制器采购订单持续向中国转移。根据测算,到2017年,中国专业化控制器厂商面临的国内需求市场空间为683亿元,来自中国出口海外的市场空间为3588亿元,整体规模4271亿元,迎来千载难逢发展新机遇。

  l 专业化分工,加快订单向专业化厂商转移。参照国际经验,专业化分工是必然趋势。由专业控制器厂商生产控制器,供应给整机厂商,能够提升产业链整体效率,发挥规模优势。目前,国内部分家电龙头公司已经开始剥离自有控制器生产业务,转向外购。我们判断,这一进程将逐步加快。

  未来三年,中国控制器产业的重要催化剂包括:政策助力,智能家居布局提速,智能新品和平台陆续发布。

  国内智能控制器上市公司有和而泰、和晶科技、英唐智控、拓邦股份,以及正在发展相关业务的三花股份等。

   白电智能控制器细分市场龙头,聚焦三星、美的、海信等冰洗核心客户,精耕细作,来自核心客户的订单提量保障公司规模快速增长。与现有客户冰洗出货量相比,公司规模仍有4倍左右提升空间,短期没有天花板。

   收购中科新瑞,布局物联网。此次收购将实现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从智能家电向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拓展,已获证监会通过。

   参股环宇万维,“智慧树”幼教互动云平台是亮点。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平台市场空间潜力大,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技术的“智慧树”幼教互动云平台,采用“免费+增值+商家”的商业模式,有望抓住移动互联网教育信息化趋势,分享市场发展机遇。

   专注于智能控制器业务,深入国际高端市场,优质大客户战略,超过80%的销售额来自国际大客户,将充分受益于智能化升级。

   公司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装备水平及快速服务等受到客户高度认可,向公司采购量快速上升,但目前公司占伊莱克斯等整体需求不足10%,未来几年爆发式增长可期。

   控股股东参与定增,解决产能瓶颈。公司上市后产能再次处于基本饱和状态,新增客户订单逐渐由小批量过渡到量产,产能瓶颈进一步扩大。公司增发募投“智能控制器生产技术及产能扩大项目(二期)”,新增产能约2800万套。公司实际控制人刘建伟拟认购份额比例为25%,长期利益锁定。

   资本市场首份关于智能控制器细分行业的深度剖析研究报告;率先指出在智能化大浪潮下,智能控制器,特别是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控制器,逐步迎来需求爆发期,长期投资机会凸显;

   一些投资者对智能硬件的产业机会能否落地存在疑虑,我们分析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的发展历程,指出未来三年智能硬件渗透率将迅速提升;

   坚定看好专业化厂商,指出专业化厂商将受益于智能替代、订单持续向中国转移、专业化分工。

  智能控制器是指在仪器、设备、装置、系统中为完成特定用途而设计实现的计算机控制单元,它一般是以微控制器(MCU)芯片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为核心,依据不同功能要求辅以外围模拟及数字电子线,并置入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程序,经电子加工工艺制造而形成的电子部件。智能控制器也是典型的嵌入式软件产品。

  智能控制器是以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集成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信息传感技术、显示与界面技术、通讯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等诸多技术门类而形成的高科技产品。智能控制器并非以终端产品的形态工作,而是作为核心和关键部件内置于仪器、设备、装置或系统中,在其中扮演“神经中枢”及“大脑”的角色。智能控制器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健康与护理产品、电动工具、智能建筑与家居、汽车电子等终端产品中。

  根据汉鼎咨询统计,2006-2009 年全球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复合增长率为12.55%,2009 年全球电子智能控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480亿美元,2010 年由于全球经济总体复苏,预计全球电子智能控制器的增长将恢复到16%,规模达到6,357亿美元并继续保持持续较快增长, 2013年估计突破10,000 亿美元。受益于欧美经济复苏,未来几年增速仍将有望保持在10%以上,这在我们持续的调研了解中也得到初步佐证。

  在众多应用领域中,家用电器、健康与护理产品、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智能建筑与家居、汽车电子类智能控制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按照赛迪顾问的统计,2008年其合计占智能控制器市场总量的53.9%。从市场区域看,智能控制器的销售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洲,分别占42.9%、24.9%及22.1%,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所占比例较小,三大区域合计只占10.1%的市场份额。

  随着全球家电制造行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家电制造,带动家电智能控制器等零部件配套厂商在国内的发展。随着国内家电智能控制器技术的提升,国际知名家电制造商已越来越多地采购来自中国的电子智能控制产品。全球化、专业化的分工合作体系逐步建立,为中国家电智能控制器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机遇。虽然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家电智能控制器生产企业还不是主力,但随着中国作为全球电子制造中心地位的建立以及中国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的快速提升,竞争优势正在快速体现。

  2006-2009年,中国电子智能控制器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14.47%,2009年中国电子智能控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099亿元, 2013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322亿元,根据测算,2015年中国市场需求有望突破1万亿元(参见附件)。与全球市场需求结构相比,汽车电子、家用电器、智能建筑与家庭智能的份额占比更高,前三大应用领域中,汽车电子类智能控制器2013年规模估计1931亿元,市场占比约23.3%,家用电器类智能控制器规模1135亿元,市场占比约13.7%,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装置类智能控制器规模1069亿元,市场占比约12.9%。

  随着互联网和通讯技术发展,可穿戴设备、云端等具有互通互联的应用需求逐步迎来爆发式增长期,智能生态崛起刺激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等对具有通讯、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新型智能控制器需求快速崛起,例如和而泰与喜临门603008股吧)以项目合作方式共同开发智能卧室系列产品,结合移动互联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开发相应云监测与云技术分析平台。

  家用电器智能化浪潮从去年开始全面提速,智能化新品发布会不断;汽车无人驾驶、实时反馈等智能化需求日益贴近生活;智能建筑楼宇以成为房地产新的卖点;众多医疗巨头快速切入远程医疗护理和云端大数据领域,这些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需求有望推动新型智能控制器出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分析测算,国外智能控制器市场中,具有通讯功能的新型智能控制器市场份额有望从目前的1.6%提高到2017年的8.7%,对应市场规模提高到8295亿元,未来几年每年增速有望稳定在60%以上。在国内市场,新型智能控制器的提升有望更快,首先在家用电器智能化领域爆发,整体市场份额有望从目前的0.8%提高到2017年的9.7%,对应市场规模提高到1369亿元,未来几年增速有望翻倍增长。

  国内专业化控制器厂商将迎来新型智能控制器需求快速崛起新机遇。目前国内大型企业智能控制器主要为自产,但未来将像海外厂商一样强调专业化分工,如部分家电巨头正在剥离附属的众多零配件企业;同时,家电、IT电子等海外制造业产能仍在向中国转移,对来自中国的智能控制器需求也将快速提高,如和而泰供应的智能控制器虽然在伊莱克斯、西门子采购量中不足10%,但订单增长很快。

  同样,依托专业化优势和对产业链把控,中国专业化控制器厂商将在具有通讯功能的新型智能控制器爆发式增长的蓝海市场抢占先机,迎来快速发展新机遇。根据测算,到2017年,中国专业化控制器厂商面临的国内需求市场空间为683亿元,出口订单为3588亿元,整体规模4271亿元,迎来千载难逢发展新机遇。

  智能化浪潮首先在手机领域得到充分展现,10年前手机市场基本上还是诺基亚功能手机依靠抗摔难用和待机时间长等优点独霸天下,但这一切在苹果推出iPhone之后几年迅速,智能手机新时代,全触屏操作、可装卸各种应用软件、简洁易用操作系统等体验都是功能手机难以匹敌的。同时,智能手机为很多增值服务提供舞台,包括新闻、天气、交通、商品、音乐图片,成为集通话、短信、网络接入、影视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个人手持智能终端设备。

  随着成本下降,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喜爱和超强接受能力短期内爆发出来。根据Gartner和IDC的统计,中国市场智能手机渗透率2010年只有9%,在2011年达到15%,2012年跃升至27%,2013年翻倍至59%,2014年渗透率有望超过90%。从全球市场看,根据NPD Displaysearch统计,2013年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超过功能手机,2017年智能手机出货占比有望突破80%,主要得益于亚太市场中低价位智能手机需求爆发,特别是中国,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在2013年成长63%。

  智能电视被认为是继智能手机后智能化浪潮又一巨大的潜在蓝海市场。智能电视作为集高清、大屏、多屏互动、网络搜索、在线购物、实时互动等多种应用和功能的式平台,极大提升消费者家庭娱乐生活体验,并被看做硬件、内容、流量、支付等为一体的智能生态的重要平台。

  从市场接受情况看,根据奥维咨询统计,2010年中国智能电视渗透率不到10%,2011年则接近20%,2013年末突破50%,2014年有望达到70%,反映出国内消费者对智能化产品的快速适应和接受能力。同时,从全球市场看,根据NPDDisplaysearch2013年对新兴市场国家抽样调查情况,71%的被调查者认为最近12个月可能购买智能电视。

  智能手机和智能电视渗透率在达到10%-15%以后的快速提升,部分显示出智能化大潮的快速到来和对生活带来的全新改变。

  家电行业经过多年的普及消费之后,伴随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对品质生活追求,消费升级逐步成为近期和未来几年发展的主旋律。国内变频空调消费占比已超过60%,大容量多开门冰箱、变频滚筒洗衣机需求持续提升,增速明显高于行业整体发展,国内智能电视渗透率由2011年的不足10%迅速提高到2013年的50%,2014年有望达到70%。家电消费高端化升级里面已开始包含更多的智能功能要求,在近期智能化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新品密集推出已表现出来,同时消费者体验要求从单纯功能性向舒适性转变,价格承受能力也更强,家居智能化现实生活需求强烈。

  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逐步解决智能家居间互通互联的障碍。随着通讯设施日益完善和使用成本不断降低,国内互联网普及率快速提高,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持续增长,已达到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未来仍将快速增长。互联网应用日益普及特别是智能手机使用成为主流,为普通接触熟悉和操控智能电器打下使用习惯基础。4G网络进入快速建设时期,其数据传输是3G的10倍,快速、稳定的网络连接传输使智能家居无线通信互动和远程遥控具备现实可行性。

  除了现实生活需求和技术上的可行性,还存在其他催化剂推动智能家居行业发展,包括大量产业资本快速进入智能家居领域,众多研发团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推动大量各具特色的智能新品市场的同时,也在持续压低价格接近大众的接受能力,加速市场规模的增长。

  截至目前,在传统家电厂商、互联网企业、通讯设备厂商等多方关注和推动下,国内智能家居产品开始进入快速推广和普及阶段,普及度比较高的是智能电视、机顶盒、游戏机等IT属性相对更高的家用产品,智能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新品从去年底开始大量发布。

  随着各种智能化应用如火如荼,汽车智能化也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地图、障碍等以在现在的汽车上普及起来。全球汽车年产量已超过8000万量,智能汽车有望成为新的智能化掘金点,智能汽车概念已浮出水面。

  从生活应用角度看,智能汽车将是集实时探测、无线通信、况等大数据综合处理决策、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为一体的具有相对较高智能的综合性运动平台系统,在智能驾驶、生活服务、安全防护、服务、用户辅助等多个功能领域弥补人为因素的缺陷,极大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捷性。

  谷歌、苹果、BAT等IT巨头,特斯拉、通用、戴姆勒和日资企业等整车厂商,都通过不同途径加快切入智能汽车市场,在关键技术逐步突破和政策推动下,无人驾驶等智能汽车产业化将加速发展,并拉动智能传感器等硬件终端市场需求崛起,千亿市场空间可期。

  与代傲、英国英维斯等国统智能控制器巨头相比,中国企业在地缘优势、产销成本控制和产业链协同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全球产能需求已逐步在向中国转移。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具有全球最完善的家电产业链产供销体系,和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已成为全球家电生产中心。根据测算,中国家电产量占全球空调产品的70%以上,冰箱产量的60%以上,洗衣机产量的50%以上,彩电产量的约50%,微波炉产量的约80%。同时,中国巨大的内销市场已吸引全球家电品牌在中国进行本地化经营。独特的地缘优势将持续推动全球产能向中国转移,智能控制器作为配套产品,相关订单随之向中国企业投放,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尤其是本土的智能控制器企业崛起提供历史性的发展机遇。由于物流、关税、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全球著名终端产品厂商已经从在中国设立整机工厂,逐渐转变为在中国采购核心部件,在其全球已经存在的工厂完成整机组装,这种趋势为智能控制器专业设计制造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契机。

  与代傲、英国英维斯所在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力成本依然较低,综合欧盟统计局和中国相关数据测算,虽然过去10年中国制造业职工工资年复合增长13.87%,但2013年中国平均每小时劳动力成本约是的1/10,成本低仍是中国制造业短期最大的竞争优势。虽然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在向东南亚等地转移,这些地区包括印度、非洲等缺乏家电相关的生产能力,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中国仍将是全球家电的制造中心,智能控制器作为精密器件,需要完善的生产设备配套和熟练的技术工人,这些也是东南亚等地区短期难以形成的。

  智能控制器行业上业主要为芯片、PCB 等原材料和电子元器件生产行业,其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市场化程度对本行业发展有一定影响。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电子产业已经成为全球最发达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条全球最为完整,产业配套能力全球最为丰富,产业制造能力全球最为发达,内资智能控制器企业,处于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电子产业集群地,充分拥有配套、成本、物流的综合优势。

  同时,电子元器件行业在我国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发展迅猛,生产厂商众多,为智能控制器行业在供应商选择方面提供较大的余地。总体看,上业近年来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采购价格平稳,并有小幅下降的趋势,为本行业的发展奠定的基础。

  与汽车类似,家电行业目前也已形成全球化产业链体系,空冰洗压缩机、制冷阀、复合型彩涂板等世界范围内供求基本形成,专业化厂商依靠精耕细作、更强的成本控制和快速反应能力,逐步替代大型终端家电厂商内部生产。

  同样,智能控制器领域也在向专业化分工积极演化,代傲、英国英维斯、伟创力等都是全球规模较大的专业智能控制器公司,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智能控制器行业的研发和生产的重心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中国拥有发展中国家最广阔的消费市场、庞大的智力和劳动力资源以及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成为智能控制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区。伊莱克斯目前在中国制造的整机不足其全球的2%,但其采购的部件超过其全球需求量的20%。伊莱克斯、西门子、三星等对国内智能控制器龙头和而泰、和晶科技等转移的订单在快速增加。

  在国内,格力、美的、海尔等家电龙头所需智能控制器目前基本仍是自供为主,预期将延续海外品牌厂商的发展径,进行专业化剥离,例如美的小家电智能控制器部分采购和而泰,海信科龙000921股吧)冰箱智能控制器部分采购和晶科技。由于中国家电市场集中度较高,并且供应全球很大一部分需求,格力等龙头智能控制器需求如果从自产转向外购,将极大提升目前国内专业化智能控制器厂商的订单需求。

  依托专业化优势和对产业链把控,中国专业化控制器厂商将在未来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控制器爆发式增长的蓝海市场抢占先机,迎来快速发展新机遇。根据测算,到2017年,中国专业化控制器厂商面临的国内需求市场空间为683亿元,来自中国出口海外的市场空间为3588亿元,整体规模4271亿元,迎来千载难逢发展新机遇。

  正如我们在前期发出的深度专题系列报告《【华泰家电_风口系列】智能硬件时代的“新常态”和“顺风车”》中所详细指出的,智能硬件生态系统的三类角色,硬件商、渠道商、服务商,各自拥有不同的核心控制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企业正在已有核心控制力的基础上,扩展其他方面的控制力,例如墨迹天气正在开发硬件产品,美的正在培育自己的云服务。

  智能硬件市场跨界竞争的广泛存在,对在这一市场谋存、发展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智能硬件的跨界竞争中,能够应对各方压力、取得长足发展的企业,必须集合三类角色之长,同时具备供应链、渠道、云服务三方面的控制力。智能硬件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在三大控制力中有所侧重,但是任何一项都不应缺失。把控三大控制力的发展节奏,需要企业在产品、服务、定位目标群体等诸多方面进行战略层面的设计。云服务是企业立足于智能硬件市场的必备条件,而供应链为企业提供硬件终端,渠道是企业抢占市场的基础。土曼手表跳票、“i+008”错失市场先机等一系列案例表明,任何一项控制力的缺失都将为智能硬件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l 云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没有云服务的智能硬件产品只是噱头;而对供应链、渠道的控制力同样是新兴硬件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

  l 主流的家电企业都具备自己的生产能力,而很多其他企业选择将生产能力外包。对这些轻资产运营的企业而言,对供应链的控制力同样重要:从挑选材料、采购零部件、选择代工商,到生产的排期、产品的质控、售后的处理,都是巨大的。虽然现在很多轻资产运营的新兴硬件企业采用预约购买的形式,按需定产以减轻供应压力,但是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如意料之外的需求上升、零部件价格波动、代工商无法及时供货,等等。

  l 我们注意到,智能硬件产品也存在相互抄袭的现象,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智能手环。如何能将有一定同质化的产品销售出去,渠道是一大关键。虽然很多智能硬件产品不采用线下渠道,但是线上渠道的管理能力也需要逐步提升。一些智能硬件企业过于依赖第三方渠道,缺乏渠道控制力,其未来的发展存在隐患。

  三大控制力的构建,核心在于实现自主管理,形式上不一定需要通过自建。外包、借助既有平台,都是可以实现自主管理的形式。以供应链控制力为例,家电企业自建生产线是一种形式,而很多初创企业采用外包,如果能够找到高效的合作方并实施控制,掌握供应节奏,其供应链也能够在自主管理下产生竞争力。

  我们认为,智能硬件企业三大控制力的构建顺序,应该遵循顺时针的方向。作出这一判断,是因为“供应链→渠道→云服务→供应链”的循环中,每一个要素恰好是前一个要素产生现金流的载体。硬件厂商发售产品,需要靠渠道控制力;渠道商介入智能硬件市场,需要以云服务为中介;云服务商实现收入,提供硬件服务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

  对于依托供应链控制力,进入智能硬件市场的家电企业和新兴硬件企业,发展自主的渠道有利于快速打开市场,培育消费群体,形成现金流;在有一定消费群体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深化发展云服务的能力,容易形成大数据的规模效应。另外,在产品抄袭成风的市场上,抢先发展渠道,也有利于快速培育竞争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国内智能控制器厂商包括和而泰、和晶科技、英唐智控、拓邦股份、三花股份等,已具备优良的供应链控制力,B端渠道较为成熟,未来在重点推进控制器智能化的同时,通过内生或对外合作方式,积极培育相关的云服务。

  立足于目前时点,不论是相关的政策支持,还是智能家居市场需求快速崛起,都推动着智能控制器需求在未来几年爆发期的到来。

  智能控制器行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国家和各地纷纷出台政策予以扶持。从发展的趋势看,新型城镇化建设,物联网发展提升到国家重大专项地位,智能控制器目前仍处在爆发增长的前期,大的政策利好其快速成长。

  从家电需求领域看,消费升级带来家电智能化需求快速崛起,智能家居业态雏形对家电智能化提出更高要求,市场预期出台的能效领跑者制度等都将从消费需求、技术改进等方面助力智能控制器市场发展。

  海外智能家居布局提速。苹果、谷歌等国外的互联网巨头在布局智能家居产业链的并购和研发中,更为关注的是技术和产品。正如iPhone改变了人们对智能手机的看法,并大范围的让智能手机成为大众消费品,杀手级的硬件产品和性的技术可以创造一个时代,未来的商业模式都是围绕着这些硬件产品和技术的创造者们设定的标准下展开的,是在时代内的划分范围。

  国内智能白电和小家电产品进入密集发布期。除智能电视外,其他发布的智能家电新品目前基本仍处于前期宣传和导入阶段,提高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认知和关注度,同时对智能化程度做进一步的研发提升。比较受关注包括海尔空冰洗和厨电系列、长虹ChiQ系列、美的白电和小家电全系列,以及九阳可能推出的智能豆浆机。随着智能白电和小家电功能优化以及价格亲民化,未来有望如智能电视般大规模量产,为智能家居新生态打下良好基础。

  伴随家电智能新品发布,相关的智能平台也陆续发布。海外苹果的Homekit,国内海尔的U-home、美的的M-Smart,以及互联网巨头阿里、百度、京东等的云平台,都陆续发布,谋划平台,争夺智能生态话语权,这些都反映出智能家居时代的到来,催动智能控制器需求的爆发。

  公司智能控制器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制冷类(用于冰箱、酒柜等)、洗涤类(用于滚筒、波轮洗衣机)、热控制类(用于燃气或电烤箱、壁挂锅炉、热水器等)、小家电类(用于豆浆机、电磁炉等),其中冰箱、洗衣机智能控制器为主要产品构成,也是推动公司规模快速增长主要动力。根据2013年报,冰箱、洗衣机、热水器、其他电器智能控制器收入占比分别为62.7%、24.8%、5.8%、2.8%。

  从收入构成看,主要客户包括三星、海信、海尔、美的等国内外知名家电厂商,并且集中度很高。2013年上半年,公司主营收入的90%集中在三星、海尔、海信、美的、合肥三洋600983股吧)五大客户,其中三星的冰箱和洗衣机、美的冰箱、海信冰箱、合肥三洋洗衣机、海尔热水器都是公司产品配套的重要对象。

  伴随着冰洗2011年内销爆炸式增长退潮,公司营收规模2012年开始出现下滑,但是,虽然冰洗行业最近两年增速依然较低,公司营收规模2013年却实现65%高速增长,2014年上半年增速同样高达49%,靓丽业绩背后得益于公司核心客户聚焦战略。

  和晶科技的业务,只集中在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等几个细分产品领域,着力针对三星、美的、海信等几个大的集团客户。业务聚焦和客户针对性强使得公司资源使用效率更高,对市场需求更新反应速度更快,并能获得核心客户关键性订单和大的订单,实现有质有量增长。

  具体经营中,公司实行技术先导的经营,在“高端、智能化、节能环保”的产业发展趋势中,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科技进步为依托,重点研究家电网络智能化、家电变频技术和家庭能源管理领域的技术,精耕细作,具体表现在:

   在家电智能网络技术储备方面,实现手机与智能家电之间的互联互控,2013年已应用到部分智能控制器产品中;

   完成波轮洗衣机动态模块化平台开发,该技术解决了传统波轮洗衣机智能控制器无法接受来自用户的自定义和动态调整操作的缺陷;

   与重点客户的冰箱事业部联合开发的变频压缩机专用智能控制器已完成,目前处于试产阶段,该方案与美国TI(仪器)原厂的研发机构合作,大大提高压缩机启动的成功率和可靠性,技术和硬件成本上领先于同行同类产品;

   在冰箱智能控制器方面进一步优化非接触控制技术,实现具有高度抗干扰能力的人体接近识别,在冰箱TFT显示的零时延及时响应与冰箱节能方面进行了有效平衡,在提升冰箱的人机互动友好性的同时避免影响冰箱的能耗等级;

   在分布式多技术方面,已经开发完成满足家电高达10年以上寿命的不同尺寸的TFT-LCD显示与触控技术,部分产品处于批量生产状态;

   目前已开发出待机功耗在0.3W以内的家电智能控制器平台,超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要求的待机功耗,为产品的全球化应用铺平道。

  大型集团客户作为市场领导者,发展更稳健,持续成长性强,也保障和晶科技长期均衡发展;大客户订单的持续转移则保障公司在行业低迷期仍能取得高速成长。国内客户方面,除继续保持优势产品的市场份额外,进一步向客户不同产品线进行延伸拓展,在与三星的合作中,除保持原有冰箱智能控制器的市场份额外,实现洗衣机智能控制器的订单大幅度增长,并首次承接空调智能控制器的生产订单;在与海信的合作中,继续保持着智能控制器主力供应商地位,并在新品开发过程中保持紧密的合作,获得海信冰箱智能控制器100%的市场占有率、在其洗衣机智能控制器的新品研发工作中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与其它知名家电品牌客户的合作也在逐步往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国际客户方面,与国际一线品牌客户的合作逐步进入实质性业务阶段,部分高端客户已开始在冰箱、热水器及洗衣机等领域开展系列化产品合作,其中部分产品已开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获得ARCELIK全球供应商资格,通过博世西门子认证。

  随着海外订单向国内转移以及国内家电巨头智能控制器需求逐步由自产转向外购,智能控制器专业厂商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公司现在冰洗智能控制器主要客户冰洗出货或产能数量累计(海信冰箱、美的冰箱、三洋洗衣机、三星和博世西门子在华冰洗产能)达到2986万台,根据公司财报,和晶科技2013年出货量659万套,占主要客户整体需求比例仅为22%,及时不考虑未来新增客户,公司现有客户提升潜力也有4倍左右空间,短期没有天花板。

  从实际情况看,三星洗衣机智能控制器、美的冰箱智能控制器、海尔热水器智能控制器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拉动公司规模快速增长,例如,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2013年上半年从公司采购智能控制器4076万元,2014年上半年已大幅提升至1.20亿元。未来三星、博士西门子、三洋等订单转移仍将是公司收入增长重要看点。2013年,公司营业收入4.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5.18%,主要是公司开拓的洗衣机智能控制器销售收入由上年同期的1,848.57万元增长到报告期的12,088.59万元,增长553.94%;2012年新引入客户的冰箱智能控制器销售收入由上年同期的1,190.36万元增长到本报告期的4,664.11万元,增长了291.82%。

  公司拟向顾群、张晨阳和常力勤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中科新瑞100%的股权,股权交易价格为21,000万元,公司须向交易对方发行890.91万股股份并支付现金6,300 万元,业绩承诺中科新瑞2014 年度、2015 年度和2016 年度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50 万元、1,900 万元和2,200 万元。此次收购已经获证监会无条件通过。

  本次交易完成后,和晶科技将通过整合自身在白色家电控制器领域的研发、制造及市场优势,以及中科新瑞的项目实施经验和技术研发优势,实现公司智能控制器业务从智能家电向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拓展。中科新瑞被收购后品牌和声誉将进一步得到提升,提升其物联网领域业务发展机会。本次交易将实现双方在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等物联网应用领域的优势互补和协同效应,促进双方的业务发展,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

  2014 年9 月9 日,和晶科技与袁胜军、唐菲、吴阿平、焦麒百等四位自然人和环宇万维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无锡和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袁胜军等四位自然人和环宇万维科技有限公司关于环宇万维科技有限公司之投资协议》。公司向环宇万维投资1500 万元,持有环宇万维17.65%的股权。公司对环宇万维完成增资并就此取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新的营业执照之日起,环宇万维可根据实际的经营情况向和晶科技书面申请1500 万元的财务资助,期限为两年,借款年利率为8%(届时另行签署财务资助协议)。在投资协议交割日后两年内,和晶科技仍有权进行第二次增资,增资金额为1500 万元,将取得环宇万维12.35%的股权。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平台市场空间大。《2012 中国家庭教育消费》调查显示,“教育消费”作为家庭消费的重头,占到中国社会中坚阶层家庭收入的1/7,并且该比例预期还将持续增长,估计2011-2013 年中国家庭教育支出可能会达到8000 亿至1 万亿元。目前,学前教育的信息化投入集中在公办幼儿园,中国的幼儿园数量超过19 万所,在园幼儿约为3894 万人,而我国19 万所幼儿园中,民办幼儿园占据80%以上,民办幼儿园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存在严重的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为企业参与共建学前教育的信息化平台提供了契机。

  “智慧树”有望抓住移动互联网教育信息化趋势,分享市场发展机遇。环宇万维组织团队自主研发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云技术的“智慧树”幼教互动云平台,采用“免费+增值+商家”的商业模式,提供一套包括幼儿园管理信息化系统、教学信息化系统和家园互动系统的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方案,成为移动互联网教育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智慧树”幼教互动云平台的开发、推广及营销将是环宇万维未来的主要战略发展方向。目前“智慧树”产品已在、四川、湖北、山东等10 多省市的逾1000家幼儿园合作上线 家、2016 年签约18000 家幼儿园。根据业绩承诺,环宇万维于2015 年实际净利润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不低于1200 万元,彰显对未来发展信心。

  布局“智慧生活”,深化物联网领域发展。公司作为智能控制器制造与服务提供商,积极应对物联网带来的市场机遇,全面推进以“智慧生活”为主题的智能控制器产品与系统研发工作,积极布局物联网产业,并利用现有的研发、技术、制造和资本平台优势,加大物联网核心技术储备,向物联网产业的应用层延伸,将业务范围扩展到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慧校园、智能医疗等物联网领域。不论是收购中科新瑞,还是参股环宇万维“智慧树”幼教互动平台,都将有利于公司优化在无线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技术领域上的综合运用和技术储备,符合公司向物联网产业应用领域深化发展的战略目标。

  考虑到收购中科新瑞四季度才通过证监会审核,我们假定中科新瑞经营业绩2015年开始并表,预计2014-2016年EPS分别为0.20/0.55/0.90元,公司现在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前期,业绩弹性仍未充分,综合考虑智能控制器主业快速发展、物联网布局对估值提升,给予公司2016年35-45XPE,对应合理价格区间为31.50-40.50元,“买入”评级。

  特别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根据收购中科新瑞编制的和晶科技2014年备考利润预测为3831.67万元,我们认为中科新瑞实现2014年承诺净利润1650万元的可能性较大,加上我们对和晶科技原有自身业务2014年归属净利润预测数值2443万元,将大于编制的备考利润,因此我们认为公司较大概率能实现2014年备考利润目标。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