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旧冰箱、彩电、洗衣机拿来卖……”这样的叫卖声曾经回响在山城的大街小巷。如今没有了叫卖声,却有更多的人开始喜欢旧东西。
近几年,复古成为了年轻人所追求的潮流,二手市场也成为新晋的炙手可热之地。今年以来,无论是微博还是小红书亦或是豆瓣网,董家溪跳蚤市场都成为全国网友推荐热门。这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旧货集散地,不同于闲鱼、转转等网上二手市场的实用主义,跳蚤市场里的的电视、风扇、音响、唱机……越老越值钱,原本默默无闻的市场也跟着老物件走红起来。董家溪跳蚤市场也成为继洪崖洞、鹅岭贰厂等之后的重庆新晋网红打卡地,引来无数游客追捧。
从华新街轻轨站站口出来,就能看到对面楼房外墙上四个醒目的大字“跳蚤市场”,这就是董家溪跳蚤市场。出了轻轨站,步行几分钟便可到达。
目前,跳蚤市场逐渐从小众转向了大众的视野,关于跳蚤市场的抖音播放量累计已达到3280万次,董家溪跳蚤市场也在这复古情怀的浪潮下开始崭露头角。
此外,在上,也有不少人晒出在董家溪跳蚤市场里的照片。在热搜话题#寻找重庆网红地#中,打卡重庆最大的复古跳蚤市场久居热度榜首不下。在小红书APP里,这一年来就集中出现了172篇关于董家溪跳蚤市场的攻略,仅单篇点赞量就400余次,从评论区来看,不少网友对里面的旧式港风衣服、旧手表、老相机、老专辑有着极大兴趣。
昨日,记者看到,整个董家溪跳蚤市场是一栋五层高的建筑,总共分为A、B、C三个区。其中,A区主要是电子产品、收藏品、日用百货、发烧音响和手表相机等物品;B区有电器、鞋类、箱包等;C区则是厨具、家具等比较大型的二手物件,还有一层楼主要是卖库存积压物资的。记者注意到,大部分来闲逛、淘件或者打卡的人集中在四楼A区。顺着楼梯来到四楼,复古感迎面而来,除了满眼的老物件,卡带机播放的老音乐也让人忍不住怀旧起来。不少摊位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老手机、传呼机。相机、老单反也能在这里淘到。
由于是工作日,虽然市场里没出现人山人海的景象,不过确有不少人来闲逛“淘宝”。“到了周末赶场天,打挤得很!”有店主告诉记者。
在闲逛时,记者看到一位市民和摊主讨价还价,最终以30元购得一个花钵,“你看这些花钵的颜色、材质和做工,远比现在市场上同等价格的好,我就买回去自己用。”这位买家称,这种花钵在上世纪80、90年代很常见,几乎每家都有,不过很多人换房搬家,就把这些好用耐用的老物件给扔了,实在可惜。
人气摊位“山城记忆”的老板陈凯告诉记者:“相对于年轻人,上了年纪的人过来买东西更加耿直,因为很多人是来这里寻找小时候的回忆。”
陈凯已经在董家溪市场摆摊八年了,旁边跟他一起摆摊的是他的阿姨。从默默无闻到如今的网红之地,陈凯着市场的走红之,“最近一年才开始变得红火,周末来的人特别多。”
董家溪跳蚤市场的走红,也引导市场里摊主的销售方向作了相应调整。以陈凯为例,曾经他和大部分摊主一样,主要卖一些二手花瓶、二手碗。市场火起来后,来“淘宝”的客户主要集中在老山城记忆的物件上,所以他现在也主要收集有年代感的、具有老重庆特色记忆的物品,如重庆以前的粮票、电影票、老照片等。记者注意到,旧相机和旧钟表也是这个摊位的特色之一。
跳蚤市场里的摊主们不怎么会主动揽客,他们或坐着、或躺在凉椅上做着自己的事——听听收音机,看看电视,摆点龙门阵,如果有客人询价,就回几句。
在一家摊位上,一位女士正在因一个铜手壶的价格过高而犹豫,僵持了一下,店老板决定“忍痛割爱”。这名女士说,自己喜欢逛跳蚤市场,多逛逛总能遇到对眼的。
在董家溪跳蚤市场里,还“藏”着很多网红摊位,除陈凯的“山城记忆”,罗伟的摊点也算得上一个。罗伟说,他的摊点成为网红打卡地自己之前毫不知情,后来有不少外地游客和市民来拍照打卡,他才知道自己的摊点屡屡登上年轻人爱上的几个主题网站,导致很多人慕名前来。
57岁的罗伟本身就喜欢收藏,喜欢老物件,最先他不知道这些东西能赚钱,不过近些年,他手上的东西确实升值了,那些有着时光味道的黑白电视机、收音机、竹制小麻将……都成了抢手货。“那些开民宿的、民俗馆的,主题怀旧餐厅的,全部跑来我这里淘老物件。”他说,有的来淘老物件的人确实是因为喜欢这些东西,有的就是为了开店所用,淘一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物件去作摆设。此外,还有一些年轻人来淘些小东西。
如今,除了重庆本地的客户,罗伟的生意已经“走了出去”,、上海、浙江……他手里的老物件常常寄往全国各地。
罗伟称,市场里平时每天下午两点到五点人特别多,主要都是年轻人,二三十岁的为主,“赚不了什么大钱,主要赚人气,毕竟现在大众都怀旧嘛。”
跳蚤市场走红之后,也有不少人看到二手市场的怀旧商机,他们中很多人都是利用周末的人气来摆摊,还有人筹划着进入市场从事老物件生意。
“加上周末来摆摊的,目前整栋楼大概有近300家商户。”董家溪跳蚤市场经理刘正东告诉记者,2011年7月10日刚开业的时候,大概有200家商户都是从中兴二手市场搬迁过来的。
刘正东透露,八年前市场刚开业时知名度和客流量都不足,随着如今跳蚤市场的走红,周末两天赶场天不仅来临时摆摊的人多了,客流量也明显提升,“周末的时候,平均每天来逛市场的达到万人以上,我们发现其中不少是操着外地口音,专门来打卡的外地游客。”他称,即使在平日里,如今单日也有千余人的客流量,其中可能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是专门来打卡的外地游客。
记者实地探访时注意到,在跳蚤市场的正门贴着一张6月底才的通告,通知各楼层的租金统一上浮5%。“现在市场里一个正摊的摊位月租金是400多元。”刘正东表示,除了正摊,市场里还根据商户需要,设置了临摊和副摊,价格要比正摊低一些。
不过,刘正东多次强调,摊位租金并非是因为市场走红才上调,“不是每年租金都会调整,考虑到市场摊主的实际情况,像去年市场的租金就没有调整过。”他透露,市场开业8年来,每个摊位的月租金总共上调金额不过百元左右。
为何董家溪跳蚤市场在开业多年以后突然就火了起来呢?不少专家学者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里面既有市场需求,同时也有社交平台的助力。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专委会秘书长、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教授吴涛谈到,在物质生活愈加丰富的现在,人们越来越追求上的东西,对具有年代感的老物件,老艺术品,就有了一种情怀。此外,市场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跳蚤市场的走红。他称,现在重庆有一百多家博物馆,很多都在征集文物,同时也需要这些老物件,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商业上的需求,比如一些主题怀旧场馆的布置,或者高价转卖拍卖等。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认为,像重庆董家溪跳蚤市场的爆红并不是偶然,里面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他提到,重庆近年来在旅游市场的发力,已经成为现象级城市。此外,新时代视频的流行加速了,视频的直观感受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跳蚤市场自带怀旧风的特点,加上现在复古情怀的流行,所以在社交上受到关注,从而吸引到更多游客。蔡尚伟强调,新的特点就是发现与推动,这也是网红打卡地爆红的重要原因。
“旧物件在跳蚤市场售卖交换,在国外也一直普遍受欢迎。”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蒲永健认为,董家溪跳蚤市场的走红,互联网起着重要作用,但特色产业特色市场经过,火起来的关键还是在于特色。
移动互联网让曾经默默无闻的跳蚤市场成为今天的“淘宝天堂”,若要保持热度还需要从哪些地方下功夫?
吴涛认为,董家溪市场要下去,要做出活力,还是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规范市场,将仿制的、伪劣的老物件先清除干净。”他直言,这就要求卖家要有职业,对行业有感,“想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对跳蚤市场加以监管,加以规范,建立买卖双方的信任。”
蔡尚伟则,跳蚤市场要持续“长红”,一定要创新,有创意。他认为,网红地本就因为其特点和新奇感而受到关注,所以应该取长补短,保持本身特点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入流行元素,从不同角度不断创新,更加突出特色,保持特色,“当然,如果想走得更远,就需要系统的策划,以及专业的推动。”
蒲永健则提到,董家溪跳蚤市场如今已经走出了第一步,要走好下一步还是需要整体在特色上做足功夫。蒲永健,董家溪跳蚤市场可以从在线下打造文化平台和休闲平台方向做持续性规划,将市场往都市休闲旅游平台方向发展,聚集更多名家名店。痦子的位置与命运图